*

(學生講師)如何書寫自我的民族誌?田野是什麼?庄頭部落漁村

  • 課程類別 無學分課程
  • 課程類型 實體
  • 年度學期:

    113 年度 下 學期

  • 課程時間:

    114/05/05 (一) 18:30-20:30、114/05/06 (二) 18:30-20:30、114/05/07 (三) 18:30-20:30

  • 上課地點:

    光復校區_耐震大樓_5118教室

已額滿/已截止
募課選課相關事宜
*

課程公告這裡是專屬課程的公告區,可以看到所有與課程有關的最新公告

課程概述

民族誌書寫不僅是學術研究的方法,也是一種認識世界與自身的方式。本講座將探討如何透過田野調查與書寫,描繪庄頭、部落、漁村等地方的社會文化。從「打開感官」進入田野,到「觀察記錄」與「發展提問」,再到「訪談互動」與「書寫呈現」,我們將探討田野研究的基本技能、態度與倫理。本講座適合對田野調查、民族誌書寫有興趣的學生、研究者與一般大眾,希望透過實務經驗與案例分析,幫助參與者掌握如何以細膩的觀察與批判性思考,呈現自我與田野世界的交織關係。

課程學習目標

1.理解田野調查與民族誌書寫的核心概念與方法

2. 掌握田野觀察、記錄與訪談的技巧

3. 培養在地研究的批判性思考與倫理意識

4. 學習從田野素材轉化為民族誌文本的過程

5. 探索如何在田野中找到自身定位,書寫自我的民族誌

課程架構

課程時間 課程主題及內容說明 上課時數 授課教師
114/05/05
18:30-20:30
感官經驗與田野觀察的關聯
1. 田野是什麼? 田野的哲思與定位 2. 感官的開啟:如何透過身體感知文化 3. 觀察的層次:從觀看到察覺,發現田野中的細節 4. 角色與情境:田野工作者的多重身分
2 小時
全林楷倫
114/05/06
18:30-20:30
 從觀察到問題的發展
1. Why fieldwork? 田野記錄的重要性 2. 田野筆記與故事結構:如何將觀察轉化為敘述 3. 發展提問的技巧:從日常觀察到研究問題 4. 訪談互動:深度訪談的方法與技巧
2 小時
全林楷倫
114/05/07
18:30-20:30
從田野素材到民族誌書寫
1. 民族誌的書寫架構:如何組織田野資料 2. 書寫的取捨:田野素材的斷捨離 3. 田野倫理與研究者的責任 4. 自我與田野的對話:如何在書寫中呈現個人視角
2 小時
全林楷倫

評量方式:

教學方法:

  • 實體講座
    100 % 。

關於教師。 全林楷倫

*
教師現職單位: 台灣文學系
教師現職職稱: 台灣文學系學生
教師學經歷: 台灣文學系
課程標籤
  • 田野調查、民族誌、書寫感官經驗

問與答

可第一時間查詢揪課的相關問題,例如開課申請時程、學分計算...等。請嘗試利用「問與答」關鍵字搜尋,看看有沒有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喔 !

※ 查無此內容 ※
  • Q
    什麼是揪課?
    學校可能都沒有開設您想要或需要的課程,這時候就可以提出您希望學校開設什麼樣的課程。老師可能有很好的開課計畫,可是一直無法實現,也可以放上募課平台。
  • Q
    在網站上報名課程,等於正式選課?
    學校可能都沒有開設您想要或需要的課程,這時候就可以提出您希望學校開設什麼樣的課程。老師可能有很好的開課計畫,可是一直無法實現,也可以放上募課平台。
✨欸嘿(●'◡'●)

一起幫課程集氣好不(ง •_•)ง
若有任何問題可以透過以下方法找到小編~
>官方LINE( @ahc9194m )
>信箱: trevi_service@ctld.ncku.edu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