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

樂器與法器:儀式中的聲音景觀

  • 課程類別 無學分課程
  • 課程類型 線上
  • 年度學期:

    114 年度 上 學期

  • 課程時間:

    11/15 (六) 14:00-17:00 11/22 (六) 14:00-17:00 11/29 (六) 14:00-17:00

  • 上課地點:

    線上授課

*

課程公告這裡是專屬課程的公告區,可以看到所有與課程有關的最新公告

2025-10-01

注意!本課程為線上課程!

view

本課程為線上課程,可配合者再報名~

課程概述

媽祖繞境的哨角、教堂的鐘、佛寺的木魚,這些法器一旦登上舞台,便成為樂器。許多樂器皆與魔法或神力有關(Sachs, 1940),演唱會舞台、觀眾應援棒,亦可追溯至宗教儀式,體現塗爾幹(1999)的「集體歡騰」。
課程解析各文化中的儀式,包括主流宗教、薩滿、球賽應援的聲音器具,探討其成為世俗物件的過程,並以動漫、電影、遊戲中的虛構樂器為例,分析其超自然能力背後的典故。

課程學習目標

  1. 學生會了解日常儀式的由來,並培養觀察細節與脈絡性思考的習慣。
  2. 學生會分析日常物品的使用情景,並習得「物件再脈絡」與「再利用」的設計能力。

課程架構

課程時間 課程主題及內容說明 上課時數 授課教師

114/11/15
14:00-17:00

解析日常生活中的微小聲音

1. 我們如何又為何選擇這些聲音?從鬧鐘鈴聲到通勤的podcast
2. 儀式與實用主義(pragmaticism)
3. 腦力激盪工作坊:創造生活中的儀式聲響

3 小時
江靖傑

114/11/22
14:00-17:00

分析各文化之宗教活動中的聲音

1.世俗與神性:流行音樂中的宗教音樂元素
2.法器到樂器的轉變
3.當代場域中的聲音器具
4.腦力激盪工作坊:設計具儀式感的聲音器具

3 小時
江靖傑

114/11/29
14:00-17:00

從流行作品看神話與民間傳說

1.運用圖像學分析作品中具備超自然能力的樂器
2.運用網路民族誌(digital ethnography)了解ACGN文化
3.動漫畫產業與技術物分析
4.腦力激盪工作坊:創作一頁式設定集

3 小時
江靖傑

評量方式:

  • 心得報告:自演講日起兩週內,線上提交 1000~1500 字心得報告。經審核評分在 90 分以上者得 2 個積點, 60~89 分者得 1 個積點,59 分以下者為 0 點。
    100 % 。

教學方法:

  • 線上通識認證講座
    100 % 。

關於教師。 江靖傑

*
教師現職單位: Before Watt瓦特以前訂製所
教師現職職稱: 負責人
教師學經歷: -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 研究所碩士 -勞動部數位自造營隊「造噪再 聲」,總導師(CMO) -國際傳統音樂學會「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口譯、司儀 -國家兩廳院「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」,樂器設計師 -朱宗慶打擊樂團「擊樂實驗室 」,樂器設計師 -台南市民族管弦樂團「20週年團慶」,特邀藝術家 -國立台灣博物館「百年對話特 展」,特邀藝術家 -賀聲樂器股份有限公司,研發 設計工程師
課程標籤
  • 流行文化
  • 數位人類學
  • 宗教音樂學

問與答

可第一時間查詢揪課的相關問題,例如開課申請時程、學分計算...等。請嘗試利用「問與答」關鍵字搜尋,看看有沒有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喔 !

※ 查無此內容 ※
  • Q
    什麼是揪課?
    學校可能都沒有開設您想要或需要的課程,這時候就可以提出您希望學校開設什麼樣的課程。老師可能有很好的開課計畫,可是一直無法實現,也可以放上募課平台。
  • Q
    在網站上報名課程,等於正式選課?
    學校可能都沒有開設您想要或需要的課程,這時候就可以提出您希望學校開設什麼樣的課程。老師可能有很好的開課計畫,可是一直無法實現,也可以放上募課平台。
✨欸嘿(●'◡'●)

一起幫課程集氣好不(ง •_•)ง
若有任何問題可以透過以下方法找到小編~
>官方LINE( @ahc9194m )
>信箱: trevi_service@ctld.ncku.edu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