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公告這裡是專屬課程的公告區,可以看到所有與課程有關的最新公告
課程概述
隨著登山從手段(治理、開發)轉為目的(眾多大專院校山社興起、百岳縱走風氣盛行),到今日教育、心靈療癒和技術攀登等多元樣貌。邀請兩位講者分別帶我們了解研究山的地形水文和歷史人文,又或是因而創造出文學等不同媒介的作品,從不同角度切入山。
本課程邀請作家、自然引導員劉崇鳳,以其登山經驗與書寫歷程,探討女性戶外探索與生命敘事的交會,以及年輕研究學者、參與東部搜救的張光承分享其透過史料研讀、圖資判讀,與太魯閣族人一同山行,剝去地景層層紋理,梳理人與土地交織關係。
課程學習目標
1. 完成本課程後學生會了解登山經驗轉化為不同創作媒介
2. 完成本課程後學生會了解山林地形、水文、歷史人文的相關研究
課程架構
課程時間 |
課程主題及內容說明 |
上課時數 |
授課教師 |
114/5/9 19:00-21:00 移動的記憶—太魯閣鑲嵌地景再勘查 |
1. 太魯閣的人文歷史及自然地景 2. 山社及搜救經驗 3. 史料及圖資判讀 |
2 小時 |
劉崇鳳 |
114/5/13 19:00-21:00 移動的記憶—太魯閣鑲嵌地景再勘查 |
1.「山女談」聊女性戶外登山經驗的觀察啟示 2.《女子山海》和《同行》創作歷程,觀點和形式的轉變 3. 山社經驗及書寫 |
2 小時 |
張光承 |
評量方式:
|
教學方法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