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

(學生講師)台灣的聲音,台灣音樂的流變

  • 課程類別 無學分課程
  • 課程類型 實體
  • 年度學期:

    113 年度 下 學期

  • 課程時間:

    114/05/12 (一) 18:30-20:30、114/05/13 (二) 18:30-20:30、114/05/16 (五) 18:30-20:30

  • 上課地點:

    成功校區_三系館 A1304教室

已額滿/已截止
募課選課相關事宜
*

課程公告這裡是專屬課程的公告區,可以看到所有與課程有關的最新公告

課程概述

臺灣的聲音是歷史的回音,也是文化交織的結晶。從原住民族的古謠吟唱,到漢人移墾帶來的南管、北管,再到日治時期的流行樂與現代音樂的興起,臺灣的音樂呈現出多層次的歷史變遷與文化影響。本講座將探討臺灣音樂如何反映不同時期的社會變遷,以及其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聲音。

課程學習目標

1.理解臺灣音樂的歷史發展與文化脈絡

2.族群音樂、日治時期流行音樂及戰後至現代的音樂演進

3.理解各時期音樂如何反映臺灣社會變遷與文化影響。

課程架構

課程時間 課程主題及內容說明 上課時數 授課教師
114/05/12
18:30-20:30
原住民族音樂的基本特色與分類
涵蓋祭儀歌謠、勞動歌、敘事歌與兒歌等 類型。例如,阿美族的豐年祭歌謠展現集體舞蹈與團結精神,泰雅族的口簧琴音樂則 反映個人情感與社會互動。此外,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因其複音音樂結構與神聖性,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無形文化遺產,成為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重要象徵。
2 小時
全林楷倫
114/05/13
18:30-20:30
原住民族音樂與土地、文化的關聯
傳統歌謠不僅描述狩獵、農耕、捕 魚等生計活動,也承載了對自然萬物的敬畏。例如,排灣族的古謠記錄部落歷史與貴 族世系,而鄒族的戰祭歌謠則反映戰士文化與部落榮耀。這些音樂與自然環境、社會 結構密切相關,展現了原住民族如何透過聲音維繫文化記憶與認同。
2 小時
全林楷倫
114/05/16
18:30-20:30
當代原住民族音樂的發展與挑戰
隨著都市化與現代社會變遷,許多年輕世 代面臨母語與傳統音樂流失的危機。然而,許多音樂人開始透過創新方式重新詮釋傳 統,例如巴賴(Balai)、舒米恩(Suming)、阿爆(阿仍仍)等音樂創作者將原住民 族語融入流行、電子、搖滾等音樂風格,使原住民族音樂在全球化時代中展現新的生 命力。
2 小時
全林楷倫

評量方式:

教學方法:

  • 實體講座
    100 % 。

關於教師。 全林楷倫

*
教師現職單位: 台灣文學系
教師現職職稱: 台灣文學系學生
教師學經歷: 台灣文學系
課程標籤
  • 史脈絡與文化交融、音樂類型的演進與社會變遷、全球化與在地音樂的對話

問與答

可第一時間查詢揪課的相關問題,例如開課申請時程、學分計算...等。請嘗試利用「問與答」關鍵字搜尋,看看有沒有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喔 !

※ 查無此內容 ※
  • Q
    什麼是揪課?
    學校可能都沒有開設您想要或需要的課程,這時候就可以提出您希望學校開設什麼樣的課程。老師可能有很好的開課計畫,可是一直無法實現,也可以放上募課平台。
  • Q
    在網站上報名課程,等於正式選課?
    學校可能都沒有開設您想要或需要的課程,這時候就可以提出您希望學校開設什麼樣的課程。老師可能有很好的開課計畫,可是一直無法實現,也可以放上募課平台。
✨欸嘿(●'◡'●)

一起幫課程集氣好不(ง •_•)ง
若有任何問題可以透過以下方法找到小編~
>官方LINE( @ahc9194m )
>信箱: trevi_service@ctld.ncku.edu.tw